
沒錯,圖片裡是一臺Robin。
手機絕對是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,不論是通訊、工作或娛樂,都可以使用手機達成。不過,雖然電池技術持續進步,但隨著手機設計越來越輕薄,電池容量一定會受到影響。
不論是蘋果或是安卓,如果你曾經研究過手機裡電池使用狀況的數據,會發現有很多電池消耗其實來自系統本身。因此,我決定進行實驗,看看系統到底對電池用量有多大的影響,以及如何在不改變手機用量,只靠設定的情況下最大化手機的續航時間。
我測試的裝置是一部安卓手機,已經使用了六年,大約四年前有換過一次電池,容量3300毫安時。以我平常的使用習慣,5000毫安時的手機充滿電的情況下至少可以使用兩天,還會剩下20~30%的電。雖然處理器及螢幕規格都會造成誤差,但是這次的實驗結果差距大到那些變數根本微不足道。
我具體來說做了什麼改變? 首先,我完全沒有登入任何非必要的帳號,包括手機製造商的帳號、Google帳號。雖然沒有完全移除這些服務,它們可能持續運作,但是就像背空書包一樣,照理說能大大減少它們的用電。雖然確實有辦法完全不使用這些服務(例如改為安裝AOSP或LOS),但是我想盡量貼近一般使用者(不是我這種資訊狂魔)能達到的等級。
雖然沒有Google帳號時有些應用程式之間的整合比較麻煩,但是必要的工作總是有替代方案,例如用Aurora Store取代Google Play Store,並盡量使用FOSS應用程式以減少各種非必要的膨脹軟體。
暫時改為使用測試用的手機幾天後,效果意外地好。雖然因為沒有使用Google Play Store而沒有移動所有應用程式,但是有使用平常的通訊軟體、網頁瀏覽、地圖等功能。
那我要公布這樣下來一次充電帶來的續航時間了…
結果是: 六天二十一小時,或整整165小時!
我有證據,在我的Mastodon貼文(歡迎追蹤),不過因為在拍照時已經移回我平常的手機,所以沒有顯示所有應用程式的用電排名,只有系統用電,但是可以從圖表看出驚人的用量曲線。它已經長到沒辦法明顯看出白天與晚上的差別了。
所以上展示了現代電子產品的膨脹軟體的氾濫程度,說明各種非必要追蹤程式、廣告程式、遙測程式帶來的電池用量問題。